「不管處在什麼狀況下的女人,都應該擁有夢想的權利的。」— 三十而已

在我還沒有結婚前我曾有一次短傳的經驗,短傳的地方在雲林。我們有個慕道友是一位未婚媽媽,她帶著一個大約3–4歲的小女孩,肚子裡還有一個快出生的寶寶。

為什麼要提起這位未婚媽媽?因為這位未婚媽媽的故事我只曾經在連續劇中看到過。

她與男朋友一同在雲林生活,他們一起在男朋友姊姊家的小吃店工作,因為她吃住都在男朋友家,所以她在男朋友姊姊的小吃店工作是沒有領薪水的,男朋友偶爾會拿些零用錢給她。她帶著一個小女兒,那個小女孩從外表看起來有些發展遲緩,我很好奇為什麼都有第二胎了還不結婚?她的回答我不記得了,只記得答案有點心酸。

她告訴我她男朋友有時候脾氣不好時還會打她,那時我問她為什麼不回家?這樣的男人你為什麼不離開?

她回答我她沒辦法回家,離開她男朋友她不知道要去哪裏該怎麼辦!

之後再見到她是在醫院裡,她生寶寶了,她很高興的告訴我因為這胎是個男孩,所以她男朋友的姊姊會幫她坐月子……

在很短暫的傳教期間,這段經歷讓我看到了,人一旦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會陷入一種有限選擇的模式中,人生有的不再是選擇權而是選擇題了。

你不可能用相同的自己,換一個不同的未來。

每一天我們重新創造相同的心態,觸發相同的神經模式,我們會「固化」我們的大腦來服從個人生活中的慣性條件,讓大腦進入一種有限的模式,對有限的現況做出直接反應,慢慢的進入一種框架中,我們的大腦、心靈與現實生活進入一種循環的迴路,你就成了一個由習慣打造出來的你。

那個「你」允許自己進入一種習慣的迴圈中,為生活創造了一種【輪迴】。

在佛教裡講的輪迴是指輪迴轉世,人要在六道之中往復轉生。在這裡討論的輪迴是一種慣性的養成,讓生活的現況形成一種由習慣打造出的迴圈。

大多數人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首先人們會被他們的嗜好、手機上的訊息分散了注意力,接下來他們開始想到待處理事項、問題、困難。

當我們每天重複遇到相同的人,做同樣的事,去相同的地方,重複著相同或相似的行為……這些已知與熟悉的記憶會提醒我們重現同樣的生活。

我們的大腦是透過使用而發展的。當我們產生一個想法,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一個回應給身體,所以如果我們想幫助自己練習一項新的技能或技巧,相對應的神經連結就會開始發展。

大腦活動與身體機能的因╴果反應的化學物質產物是,神經傳導物質、神經胜肽以及激素(荷 爾蒙),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會在極快速的時間內連結、啟動或影響細胞。

我們的大腦不斷與身體溝通,當身體感覺到我所想的,大腦就開始思考我們所感受到的,而當我們讓感覺、感受變成一種思考的路徑,或我們的思考沒辦法超越感覺時,改變就沒辦法發生。

我們的每個記憶都帶有情緒、感受,這些情緒、感受都是過去事件的經歷,而我們的大腦是過去經歷的完整記錄,心靈是意識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想法可能一直是過去式,而我們用過去記憶的大腦來回應生活中的當下與現況,所創造出來的一切會是如何?

大部分的人讓自己70%的時間是活在生存與壓力之中,所以根據他們過去的經驗,會隨時讓自己都在預期一些不好的情況發生,也因此他們無法存在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裡。當人們選擇了一種最糟的可能性並活在恐懼的情緒下,從大腦到身體如果持續下去,人體就可能產生自體攻擊,而這些是你根本無從預測,因為自體攻擊源自於潛意識,這也是許多病痛與痛苦產生的原因。

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的潛意識。

輪迴之所以成為輪迴,慣性之所以是慣性,就是因為在這些感覺與情緒下,改變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不知道的是,每回想起一個令人難過的感受的情緒時,就會讓我們的大腦啟動與以前一樣的程式和模式,活化了一組老舊的大腦迴路,並再次去強化僵化它時,它們也會不同程度的在大腦與身體裡製造出相同的化學物質。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溫往事,正是這些無意識的重複訓練了身體記住那些情緒,當身體比我們的意識更善於記憶,也幫我們養成了『慣性』。

有心理學家說人大約到了35歲,我們的個人認同與個性將完全成型,這表示我們已經記住了一套選定的行為、反應成為我們潛意識中的背景程式,我們已經在日積月累中養成了一種無意識的習慣……這是否表示到了35歲之後我們有95%的回應是無意識的直覺反應?

既然這種無意識的往復循環–慣性是我們創造出來的,那我們就能打破它。

記得我們之前曾經講過我們的大腦是透過使用而發展的,神經學家也發現如果我們發展新的技能或技巧,我們的神經連結就會重新發展新的突觸與連結來協助我們開始新的習慣。

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改變或是被創造,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渴望來實現它?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有意識?

問題與挑戰:

我們能否意識到我們在生活中創造出的循環呢?

我們能否辨識出這些循環是我們想要的還是不想要的呢?

我們能否運用我們的意志力、勇氣來打破這些循環呢?